NG体育APP也许你向往过甘肃敦煌莫高窟,也许你被壁画上敦煌飞天仙女的曼妙舞姿所吸引,那如果让你自己来跳敦煌舞,同时还会越跳越健康,你是否会心动?
6月22日,《健康敦煌舞教程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该书一大亮点为书中教学内容是在敦煌壁画舞姿基础上的突破创新,在吸收壁画舞姿经典动作的同时,强调了锻炼性,突出健身塑形和调理功能。
作者金淑梅小时候常被父母带去莫高窟玩,很小就被壁画上那些栩栩如生的舞蹈动作所吸引。1979年,甘肃的文艺工作者对莫高窟沉寂千年的舞蹈元素进行挖掘,创作了一部独具特色的舞剧《丝路花雨》,莫高窟所蕴藏的舞蹈之美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。
从事舞蹈教育40多年以来,金淑梅一直痴迷和钻研敦煌舞,也在不断探索敦煌舞的规律,自小体弱多病的她,发现每日练习敦煌舞让身体逐渐变得强健,长期的肠胃病、失眠基本都消失了,遇到不顺心的事,她也很快能调整平和心态,“每当我身体、心里难受的时候NG体育,我就去跳跳敦煌舞,感觉元气满满”。
之后她拜访了许多中医专家,向他们讲述自己在跳敦煌舞时身体发生的变化,在中医专家的启发下,她决定为敦煌舞寻找健康密码。
从懵懂的想法开始,金淑梅自学传统保健体育知识、中医诊疗知识以及现代体育知识,渐渐有了对健康敦煌舞清晰的规划,她想做的是顺应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需要,挖掘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元素,编创适应大众身心健康和审美需求,兼具美与健康的文化舞蹈。
作为敦煌艺术故乡的一员,金淑梅认为自己有责任把敦煌文化中沉淀千年的美传播给大众,将敦煌舞健康与美的精华传授给大众。
敦煌莫高窟舞姿是静态的,要转化为动态的舞蹈,需要加入呼吸和动作的起承转合、眼神以及情绪的表达。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和人物姿态,是现实中人体姿态的艺术表达。而将敦煌舞转化为健康敦煌舞,则需要强调舞蹈动作对身体脏腑锻炼的过程。
健康敦煌舞把敦煌舞、中医养生、健身气功等融为一体,强调身心的统一,把敦煌舞的表演技巧转化为强身健体的有效方式。通过气息调整、姿态调整、心绪调整,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锻炼。金淑梅说,“《黄帝内经》讲‘上工治未病’,健康敦煌舞传递的是一种‘治未病’的思想,强调预防保健养生。”
学习基本动作是练习健康敦煌舞的基础,包括:呼吸、眼神、手姿、臂姿、身姿、腿、脚、反弹琵琶等基础姿态。通过基础姿态的排列组合便可以得到不同的敦煌舞舞姿。敦煌壁画上的舞姿有多个S形、三道弯,每一个姿势都是身体各部分的整体运动,能同时锻炼到身体的多个地方。练习时需要全身用力。
比如反弹琵琶动作就是一个需要全身参与的动作。反弹琵琶时一只手臂在脑后反弹,另一只手臂在脑后握住琵琶,双臂向后拉伸,头、肩、颈、胸及躯干大幅度向前倾斜,同时顶胯、抻肋反向对拉,脊柱伸展。颈椎、腰椎、盆腔、膝关节、踝关节,节节贯穿,全身都得到了拉伸。上和下、前和后、斜上斜下、左侧和右侧都是反向对拉的运动NG体育。
反弹琵琶上下对拉的动作,以腰为主的旋拧,可以促进胸腹腔运动,使得心脏能够相对轻松地把新鲜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,并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。
保持反弹琵琶舞姿,吸气时,可增加胸廓横径,机体能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;呼气时,可挤压胸廓,机体可呼尽残余浊气,两肺的舒张和收缩对心脏也可以起到直接的挤压和按摩作用。其他腹部肌肉参与的动作,使腹腔脏器受到牵引,可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。
从中医角度解释,脊柱伸展,牵引内脏器官和躯干肌肉,作用于中焦,促进肠胃蠕动,增强脾胃消化功能。顶胯、抻肋使得肋和胯反向对拉,疏肝理气,调畅情志。全身肌肉彻底被拉伸,多个穴位得到刺激,经络气血畅通,气血散布周身,通达四肢,五脏六腑功能得到强化,肌肉僵硬改善,同时疏通气血的淤堵。
金淑梅说:“长期练习可使身体的协调性、平衡性和稳定性增强,激活人体运动盲区。人体气血充盈,就会有好气色,好心情。”
如今,金淑梅依旧在改进健康敦煌舞,不断从教学中得到反馈,下一步,她想从石窟中的力士的动作着手,继续研发创编敦煌健康舞,“未来也许还会有敦煌舞健美操、敦煌舞广场舞等”。
敦煌是一本书,会在热爱它的人面前徐徐展开,健康敦煌舞只是其中一章,是等待开发的宝藏。金淑梅说只靠她自己是做不完的NG体育,对于敦煌文化的挖掘,对于健康的追求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。